陽羨雪芽采摘于清明至谷雨期間,鮮葉標準為半展的一芽一葉,經過攤青、殺青、輕揉、整形、焙干等工序制作而成。陽羨雪芽成茶條索緊直有鋒苗,色澤翠綠顯毫。香氣清雅,滋味鮮醇,湯色清澈明亮,葉底嫩勻完整。
陽羨雪芽的產地——宜興茶區屬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度的季風氣候區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溫度適中,光、熱、水氣候資源豐富,配置較好。年平均氣溫15.7℃,7月份平均溫度28.6℃,1月份平均溫度2.7℃,年溫差25.9℃,太陽直接輻射量少,但其散射量豐富,對喜散射光的茶樹生長十分有利。
宜興在古時候又叫陽羨,產茶歷史悠久,在東漢末年就有了關于生產茶葉的記載,唐朝時期,該地所產貢茶統稱為陽羨茶。唐代詩人盧仝曾寫出了“天子未嘗陽羨茶,百草不敢先開花”的詩句,可見陽羨茶在當時的地位。1984年,為恢復宜興茶葉歷史盛名,在茶葉界學者張志澄倡議、主持下,根據蘇軾“雪芽我為求陽羨,乳水君應餉惠山”之句,重新定型、定工藝,于1985年創制成功陽羨雪芽。
陽羨雪芽產于太湖西岸第一城的宜興市丘陵山區的張渚、西渚、太華、新街、丁蜀、湖父、徐舍、宜城、環科園9個鎮(街道、園),適宜種茶面積8000頃。